7月4日至7月8日,公司16级广电专业学生黎子杰.、韩冲、苏钧三位同学首次入选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第四期“全媒体与国际传播”暑期学校,并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期间聆听了一流业界学界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全媒体实务分享。参与本次暑期班学习的共有全国30多所学校的50多名学员,所有入选学员都经历了自我申请,老师推荐,专家审核等不同环节环节的严格遴选。学习期间包括食宿在内的所有费用由暑期班赞助。
“全媒体与国际传播”暑期学校,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每年度暑期举行,已有四年历史,在全国具有极高影响力。本年度的暑期学校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旨在为2020届新闻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创新思维的平台。
本次暑期班在这5天中安排了7次讲座,有众多学术专家和业界大咖莅临,既有来自北大的程曼丽教授、北师大的张洪忠教授、华中科技大的张昆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新闻传播学专家,又有很多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如羊城晚报集团的刘海陵社长,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的祁蓉记者等等。他们讲述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大国层面对外传播的思考,也有站在最前沿讲述AI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的变化,还有从新媒体角度分析新闻硬核内容的生产方向,以及对新闻传播学科未来发展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战略,各位专家老师以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大量案例深度讲解各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次学习公司学生受益良多,加深了他们对新闻专领域和新闻行业前沿探索的认识。学习过程中,几位同学还与专家老师和其他高校的学子积极交流,勇于表达自我观点,展现了公司学子的风采。
公司3位学生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学习体验分享
韩冲
“转型”一词在这次学习中经常被提到,羊晚刘社长为我们介绍了羊晚的转型历程和发展状况,“一手抓报纸,一手抓新媒体。要与互联网结合,打造自身文化品牌价值”为媒体转型提供宝贵建议。新华社的祁蓉老师在记者业务能力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并举了大量的案例,她认为硬核的优质内容生产是媒体人需要做到的。要增加平时的写作练习,形成自己的风格,她提到没有独家就要找独家的切入点,要有好的文字好的细节,增强自己的拿料能力。这次讲座满满的都是干货,通过这次学习我找准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加深了对未来从事媒体行业的决心。
黎子杰
我在学习期间,很喜欢祁蓉记者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新闻就有新闻人,媒体的使命从来就没有变过,现在很多人都说纸媒已死,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就此衰落,新闻的传播介质从报纸变成了网络,但新闻的内容依旧很重要,好的,有深度的新闻依旧是读者推崇的方向,也是众多新闻人追求的目标,只有新闻内容做的好,无论在哪传播,都会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苏钧
今年的暑假,我有幸作为一名学员参加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四期全媒体与国际传播暑期学校。与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交流,收获颇丰、亦有许多感触。在为期五天的学习中,老师们给我们带来了内容丰富,主题不同的讲座,都是针对当下全媒体时代以及如何进行国际传播的课程,具有相当高的现实意义,也会对我们将来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提供很好的帮助并应用于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