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海峰 实习生 谭永洁)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听不懂粤语,对广府文化了解不多;之前从没有踏足粤剧领域,对于粤剧的欣赏更是个十足的“门外汉”,然而,正是这位“门外汉”、“外乡人”凭着执着的钻研精神,向学界完整系统地勾勒出广东戏班兴衰荣替的历史,有学者认为,这一研究填补了中国戏曲史地域文化史的空白。
他就是永利集团yl8cc永利官网副教授黄伟。
研究课题国家立项
2007年7月4日,他选报的课题《广府戏班史》入选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据了解,今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共收到全国29个省市申报的课题1337项,立项比约为16:1,最后共计83项课题获得立项。
9月的第一天,当黄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起了自己与粤剧史研究结下的不解缘时,他感到十分矛盾:“粤剧是岭南文化瑰宝,在过去300多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它曾有过相当辉煌、繁盛的时期,但如今这些都不为大家所了解,粤剧事业的发展亦不尽如人意了……”。
诚哉斯言,如果不是关切粤剧的兴衰荣替,不是冲破重重阻力潜心钻研的精神和勇气,他怎会长达5年多不懈地研究广府戏班,而他自掏腰包编、著的《上海粤剧演出史稿》,证明了他对粤剧史的熟悉和热爱。
三湘之子情倾粤剧
2002年,硕士毕业的黄伟从湖南辗转来到广东从教。原来就喜好元曲的他决定以此为课题继续在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黄伟师承著名戏剧史家、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黄天骥和康保成。在他们的引导下,黄伟对广东本土文化和历史产生了兴趣,尤其是粤剧史。
在黄伟看来,粤剧本身谜团重重,粤剧史上更有许多重要问题长期争论不休,而且迄今学界对粤剧的研究止于剧本与音乐,对戏班,尤其是广府戏班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黄伟觉得这其中大有研究可做,于是他决定把“广府戏班史”作为自己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方向。
然而,正当他着手展开调研时,一个个难关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这位学者面前:一、不懂粤语;二、不懂粤剧;三、对广府文化了解不深;四、能够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极少;五、学术性强,经济效益不大,难得到他方支持;六、缺少交流的平台……尽管如此,黄伟并没有望而却步,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终究会得到认可。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来,黄伟都“隐居”在“书林”中搜集资料。省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与永利集团图书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过百册、70多年历史的《申报》、解放前的报纸,他天天看,页页翻,凡是看到相关粤剧演出的内容,甚至连诸如票价之类的小事情都一一抄下。
研究成果引人瞩目
在撰写自己的论文时候,黄伟用大量事实考证,大胆提出自己的几个创新观点:本地班梆黄声腔源自陕西汉调二黄。汉调二黄也称秦腔,但并非梆子秦腔,而是皮黄腔系秦腔。它至迟在康熙年间已传入广西,后由广西传入广东。
粤剧源自陕西,形成于广西。这一结论,为解决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粤剧源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此外,佛山琼花会馆的创建年代应为乾隆初年,否定了创建于明万历及清雍正年间的传统看法;志士班对传统粤剧的变革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地方化、城市化、文人化四个方面,奠定了粤剧变革的方向,加剧了粤剧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转变……这些观点的提出都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有专家表示肯定,也有人表示质疑,但黄伟相信自己,因为这些都是自己实实在在地从文献考证得来的,不应受传统势力与思维所左右。
值得欣慰的是,由中国戏曲学院、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等大学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广府文化史》取得的成果,认为该选题“确切而有前沿性,填补了中国戏剧史地域文化史的空白。”并提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粤剧史值得重新书写。